报名热线:020-29827291
邮箱:18078825267@qq.com
扫一扫更多优惠
孩子学会攀比的时候,家长怎么看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攀比、炫富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微博、微信、QQ本来正常的交往工具,变成了炫耀和斗富的平台。尤其是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都是用明星的孩子制造噱头,“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之类的节目曝光了星二代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很多孩子看到不一样的地方都会问爸妈为什么我不能和他一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教孩子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不要溺爱孩子
作为家长,不要给孩子一切他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容易养成幼儿过度的自我中心的心理,不能对孩子千依百顺,娇生惯养、姑息迁就,很容量造成攀比心理惯性,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育。
观察孩子的“朋友圈”
如果孩子平时交往的朋友热衷于互相攀比,以经济条件作为比较的重点,孩子在花钱上比不过他人,心里不服,自然就对家长心生怨恨。古时盂母:迁,为的就是让孩子“近朱者赤”。如果孩子周围的同伴都乐于学习,并且相互交流学习,那么孩子自然也会为了融入其中,进而专心学习。
让孩子保持乐观情绪
一个孩子是否积极向上,和他对家庭环境是否满意,和爸爸妈妈关系是否融洽,有没有兴趣爱好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情绪都正面向上,愉快平静,他的喜好,欲望,追求就不会只是简单的物质享受了。
改变孩子攀比的焦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
Copyright Right @黄埔军校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广州德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