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热线:020-29827291
邮箱:18078825267@qq.com
扫一扫更多优惠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

鲁迅先生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以后,他就做不了人。[4]”孩子虽小,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四肢健全的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以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去与孩子交往;了解孩子内心的发展及需求,对孩子及其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及行为技能;不仅向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供行动上和精神上的强大支持,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得快乐而又真实。作为父母的来讲,要做到这些,可能要付出很多,但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正是孩子最需要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在孩子教育上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父母有责任和义务用民主、和睦的教养态度和科学的教养方式,以自觉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去开发儿童的一切潜在的能力,促使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仅要符合儿童的个性特点,还应是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即可望又可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分阶段提出,目标有远景性和近景性。近景性目标是现实的、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有的孩子想长大了当科学家,这是远景性目标。那么,从现在起就必须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孩子”,这是近景性目标。为实现近景性目标,就要在体、智、德、美诸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要求可以由低到高,低要求实现后给予鼓励,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再提出高要求。然后逐步升级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总之,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干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Copyright Right @黄埔军校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广州德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