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热线:020-29827291
邮箱:18078825267@qq.com
扫一扫更多优惠
青春期那叛逆的少年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2、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日记里。这些日记写下的心里话,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欢接近异性,想了解性知识,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出现朦胧的爱情念头等。但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
5、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的,是一个自然过程。父母要注意尊重与信任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感情,了解他的心理,协助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且有意义。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鞭养期向放养期的转变。在鞭养期,孩子很多的行为处于强制执行之中,而这种强制执行,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孩子的性格在7、8岁时就已经80%定型了,所以这个时候是我们家长指导和帮助自己孩子养成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比如,教会孩子懂得,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好的目标。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是出于对家长和老师的崇拜和依赖,还是出于对处罚的恐惧,都比较容易听命于长辈。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做家长的千万不能错过。而对于放养期的孩子,不仅孩子本身对大人的依赖越来越弱,而从教育的目的而言,大人也要鼓励孩子能够独立、自己照顾自己。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手段和标准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适应孩子心理和生理特征变化。而圈养期(也就是青春期)就是要完成这种变化。当我们不知道这种规律,我们仍然采用鞭养期、放养期,甚至喂养期的教育手段,对孩子独立意识没有思想准备,势必会对孩子身上发生的某些事情不能理解,比如,过去孩子非常听话的,现在十分逆反。教育方法上也没有相应的变化,过去总是以长辈的身份批评、指责孩子,这些做法也发生过非常好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家长常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我以前也是这样管孩子的,我的孩子很乖,现在怎么变的不乖了,"殊不知我们家长的一直沿用的老的教育手段让孩子无法再接受时,就会导致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冲突。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难免会有爱顶嘴、粗暴无礼的、喜欢发脾气、遇到问题不冷静,容易冲动,和家长意见发生分歧后把门一关进自己房间生闷气,甚至离家出走。在穿着打扮上喜欢奇装异服等等现象,让人感叹其教养还不如小孩。其实这不是教养的问题,而是他内在冲突的体现。每个孩子在青春期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表现,但青春期不等于叛逆期,我们认为出现叛逆期是正常的,但不出现明显的叛逆期的孩子也是正常的,这和每个家庭的情况以及孩子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关系。有这么句话,不知大家认可否:"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会有问题家长",所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营造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环境,并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和手段,指导和帮助我们自己的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中的关键时期。相反假如青春期的孩子完全规规矩矩,那反而是更大的问题。
我们家长普遍感觉到这个时期和孩子的沟通障碍会有障碍,一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内容不是以问题为中心,而是以"我"为中心。这种沟通的内容实际上是家长消极情绪的发泄,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就使得家长说得越多,孩子的心离得越远;二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实是伪沟通。因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目的不是关注孩子的成长,而是为更好地控制孩子;三是大多数家长在小的时候从没有被倾听过,所以不会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这就造成了"大人说孩子无所不可,孩子说话未张嘴前就已经错了"的局面。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特定时期的孩子,一定要特别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
Copyright Right @黄埔军校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广州德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