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热线:020-29827291
邮箱:18078825267@qq.com
扫一扫更多优惠
老师对学生要有目标的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
也许有人会说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是对学生励志教育的最常用的方法,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能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来应用。对于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如果能让学生看到目标实现的情形,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就会有好的效果,反之如果让学生无法看到实现目标的希望,所以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都知道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长期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更有激励作用,但是一味的来强调长期的目标,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这是因为长期目标实现后是怎么样的情形,学生是没有办法预见的,而对于学生进行长期目标教育时学生的目标大多是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的,或许起初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到比较新鲜,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但是至于目标实现后会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学生只是停留于教师描述的基础之上,学生并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时间久了,学生自然对长期目标的说教就失去了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的失败。
也就是说,要想在长期目标教育方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得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目标实现后的成功与喜悦,怎么做呢?当然我们在现实中无法为学时时模拟出取得成功后的场景,但是我们可以在学生意识当中为学生呈现出他们取得成功后的场景,通过学生的内在来激励学生。
我们先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找一些与这个目标相关的成功场景,反复的在学生眼前来展现,然后让学生自己来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自己就是这个场景其中的一员,并反复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于成功时的场景变得非常的熟悉。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在自己的意识当中感受到自己成功时的喜悦,通过长期这样的暗示,学生的心态会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之下,这样对学生进行的励志教育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要把握这几个原则。
1、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教育、引导、鞭策、鼓舞,又 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
3、坚持榜样示范作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理想信念、人格魅力、道德修 养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生成。4、坚持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赏识教育是以赏识为先,通过鼓励表扬,肯定优点,激励其不断追求成功,是老师与学生相互鼓 励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和实施教育的突破口,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Copyright Right @黄埔军校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广州德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