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热线:020-29827291
邮箱:18078825267@qq.com
扫一扫更多优惠
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如何保持平衡

老师跟学生的那层关系,说白就是一个经常检举的犯错误的人,也许现在读书的你会非常讨厌老师,但是等你长大之后,你渐渐明白了一切,那时你又会发现老师是多么的伟大了、
1、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格尊严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不仅不能认为学生是小孩子而忽视了他们的人格尊严,而且应该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时刻顾及学生的人格尊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块糖果教育、感化了一个顽皮的学生;魏书生从不叫有错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挨训,不让孩子声泪俱下地读检讨.
2、尊重学生的权利。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要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要做到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着眼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把学习主体、学习主人应该拥有的权利还给学生们。也就是说,教育者要做到目中有人,以人为本。如果我们连学生最基本的权利都不尊重,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权利,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得到发展。
3、尊重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在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我们对学生各人的兴趣应该尊重,并表现出对学生兴趣的重视,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在自己兴趣领域里勇敢探索。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兴趣得到老师的尊重和鼓励,他们也会从内心感激老师,认为老师是真正可亲可敬之人。在期末阶段我们进行的班歌比赛中,学生的歌艺得到了肯定。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选择歌曲的时候我完全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只是对内容做了简单的把关。是他们喜欢的,所以学得起劲,唱得尽兴。而且从心理感谢老师对他们的这、支持。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对发展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大有帮助的。
4、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不愿意对 家长或老师说,只是遇到自己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点。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5、爱护每一名学生 。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从心里充满对每一名学生的爱。尽管有的学生有毛病甚至有越轨行为,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始终如一。
6、对学生严慈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老师与学生之间有矛盾是因为经常在一起,所以会产生摩擦,而且老师又是专门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学生不知道老师的用心良苦,只知道自己想做开心就怎么做,是不会考虑到老师的心情的。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不犯些错误。既然学生犯错误难免,那么犯了错误应该给他们改错的机会。如果使学生当众出丑,时时会被人揭伤疤,他将无法在这个集体中抬起头来;要么产生自卑的思想和行为;要么将来走上危害社会的道路。这样的结果无论对学生的成长,家庭的稳定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很不利。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宽容,讲究技巧。宽容是一种心胸,一种艺术,宽容更是一种智慧,宽容能挽救一个灵魂。对于犯错的学生,只有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了错误,才算是真正的宽容。
学会赞赏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老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它倡导个性解放,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能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宽容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人生旅途充满着欢声笑语,充满着决心和信心。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这育人理念?在此谈谈我的拙见。
老师对学生应该做到这两点:
一、赞美学生的特长
抓学生的特长去赞美,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地审视自己,会意识到自己也有所不足,同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我班有个姓祖的学生,他特别好动没一点组织纪律性但好表现,我抓住这一点,有一次全校老师听课让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表扬了他一番在全校老师面前给了他一个面字,果然,这孩子有所转变,上课认真多了!还有一位学生,他不爱学习,就爱玩游戏。有一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描绘春雨的色彩。我在巡回指导时,发现这个孩子“一反常态”,既没有吵闹,也没有去影响别人,而是埋头画画,一脸的专注。于是,我走近一看,呀!他画得很特别:雨是五颜六色的,落在屋顶和地面上,还溅出了水花。大地也是五颜绿色的,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河里的水清清的。他的画画得可真漂亮。于是,我俯下身,亲切地问:“为什么你把雨画成五颜六色的呢?”他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紧张地说:“没什么。”接着,又埋头画起来。我有些失望,心想,可能平时对他太严厉了,所以他才不敢对我说心里话吧。于是,我摸摸他的脑袋,微笑着看着他,很友好、很肯定地说:“我觉得你画得很好呢!与众不同!”他手中的笔停了一下,偷偷看了我一眼。我又接着说:“其他同学都用蓝色来画雨,你就能用各种颜色来画。能不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呢?老师很想知道这么棒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听了我的话,孩子抬起头看着我。我对他微笑,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他犹豫了一下,又看了我一眼,然后小声地说:“我很喜欢下雨,觉得雨的声音很好听。可是,雨是透明的,一点也不好看。要是雨也能有各种颜色,我就会更喜欢雨了,所以我把雨画成五颜六色了。”“真是个了不起的想法!太棒了!”我特意提高音量赞叹道。接着,我把他的画拿到前面展示给同学们看,并赞扬了他的想法。当同学们也对此发出赞叹,并将惊讶的目光投向他时,我发现他眼中闪出从未有过的光芒!我想,打铁要趁热。于是,孩子们继续作画时,我又走到他身边,俯下身,轻轻地说:“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画又画得那么好,如果学习上态度再认真些,那你肯定会赶上班中的优秀生。”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事后,我欣喜地发现,我讲课时,他听得很认真,还积极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发言。不管他回答得是否完整,我都会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对满意之处,表示赞赏,对有错误的地方,及时加以引导。从此,课堂上,时常能看到他开心的笑脸。
特长是孩子们的闪光点。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赞美,树立他们的信心,从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二、赞美学生的生活琐事
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从学生的生活琐事入手,实事求是,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赞美是为了增强孩子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来源于生活,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生活琐事,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我班一位学生知道放学后,把饮水机关了。老师发现后,要及时表扬:“某某某学生懂得节约用电,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干部。”又如在分发牛奶的过程中,对守秩序、谦让、主动倒牛奶包装袋的学生,同样要及时给予表扬:“你们真是一个个文明小天使,不仅懂得分发牛奶要按秩序排队,还知道谦让,并把吃剩的牛奶包装袋去倒了,真让老师感动。”说完摸摸学生们的头或拍拍他们的肩膀表示欣赏。这样的赞美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会让学生体验到美就在身边,进而激发良好的道德动机,支配道德行为,从小点燃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的火花。 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比如孩子今天书包整理得很好,教室打扫得非常干净,能帮小朋友解决困难……我都会立即表扬,肯定进步。这样会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得到老师的赞美。 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作为—名教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黄埔军校在此,由衷地希望我们祖国的学生能在赞美中健康成长!
Copyright Right @黄埔军校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广州德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