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热线:020-29827291
邮箱:18078825267@qq.com
扫一扫更多优惠
我们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个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整合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这四支力量相互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一)政府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当前,地方政府可以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从省到市、县、乡(镇)至每一个行政村都要成立专门的关心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绿色通道”。小组成员要定期对留守儿童管理工作调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尽快上报并优先给予解决。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建设新的寄宿制学校。③鼓励“离土不离乡”的务工模式,完善当地用工信息系统,使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尽量在家乡附近打工,便于回家探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政策,敦促用工单位放假准许务工人员定期回家看望留守儿童,或者组织留守儿童逢节假日进城看望父母。④制定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优惠政策,使流动儿童能够在城市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能力携子女进城,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农村中小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村中小学必须面对的新难题、新责任。各农村中小学校应设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教育的课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建好校内图书馆,吸引留守儿童从书中汲取营养。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尽量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在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方面,每所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专业性心理教师,可以选取本校生活教师参加系统性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必要咨询方法和技巧,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生活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教学机构,除了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工作外,也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家长等三方面的力量资源,共同为留守儿童各方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三)社会各界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当前各地的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社会组织构成了关心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网络,社会力量在创造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与网络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社会各界组织在解决此问题中的作用,主要是在消除社会不利因素方面。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长的及时引导,往往难以抵制住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的空气,严格控制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对青少年污染较大的场所的设立。在留守儿童生活的村庄,应建设以基层的村民管护网络、法律保护网络,多管齐下,为留守儿童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家长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关键力量
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家长在权衡外出务工和抚育子女两者之间要理性选择,合理安排,长远考虑,切不能一走了之,不管不问,最好要有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子女。留守儿童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更要注重孩子的精神、心理、情感需求,而这些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凸显比较多的地方。这些方面的改善需要家长积极地与政府、社会、学校进行配合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是要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了解留守儿童近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共同配合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社会、学校的努力都是不充分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Copyright Right @黄埔军校军事夏令营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广州德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